教育在线
位置:教育在线 >> 新闻 >> 教育评论 >> 浏览信息

年轻人“啃老”是“拼爹的社会”的无奈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13日

  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啃老族”也逐渐登上社会舞台,出现“老养小”的怪现状。全国政协委员、社会学研究所原所长景天魁则提出《关于激励啃老族自立自强的提案》,鼓励他们自强不息。

  在家“啃老”的年轻人究竟有多少,这当然不是一个有明确答案的问题。严格来讲,宁愿“啃老”也不愿出门工作的年轻人肯定有,由个案逐渐变为社会问题也并非不可能。某种程度上,景天魁提出《关于激励啃老族自立自强的提案》,的确有着重要的道德意义和标本意义。但从实际效果而言,改变“啃老”的问题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提案就能涵盖,取消其享受各种社会福利的资格也不能从根源上改变年轻人“啃老”。让年轻人自强自立更像口号式的呐喊,缺乏实际操作;而取消社会福利资格,也不意味着年轻人就活不下去。

  坦率来讲,没有多少人愿意在家让父母养着,让别人用异样的眼睛来看待自己。并非年轻人不愿意出去工作,而是无法在现有条件下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归结起来,不工作的原因无外乎两点:个人原因和环境原因。就个人而言,没有拿得出手的能力,工资低的工作不愿做,工资高找不到,加之没有多少背景,也就只能沦为无业者。就环境而言,阶层固化表现越来越明显,“职业世袭”越来越多,“萝卜招聘”屡见报端。此外,公务员考试连年升温,一些年轻人把眼光专注于政府单位、事业单位,在准备考试的这段时间也算失业期间,“啃老”在所难免。

  但不论如何,年轻人找不到工作在家“啃老”,对整个社会来说都不是好消息,也从侧面反映出这个社会的一些不合理之处。首先,是教育的问题。一方面,教育质量与社会需求之间脱节,培养不出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年轻人也不能在教育中获得谋生的能力;另一方面教育资源分配不平等,城市与农村之间教育资源分配不平等,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资源分配不平等,重点大学与普通高等院校教育资源分配不平等,结果便是少数人享受了大部分的教育资源,大部分人成了平庸者,能力泛泛,就业自然成问题。

  其次,权力寻租造成社会阶层的固化,年轻人竞争机会的不平等。掌握大多数社会资源者,以不公平、不公正的程序或手段干预就业市场,直接将优秀的职位赠与或占为己有,形成事实上的“职业世袭”。反过来,无权者就只能在从事那些最底层的职业,“贫二代”“农二代”被固化。这样的结果便是造成机会不均等。不可否认,这些年社会上已经不只是权力不平等,连机会也不再平等,比如,萝卜招聘等事件层出不群,结果是一方面加剧社会群体之间的分裂,一方面也使得优秀的年轻人向权力部门集中,疯狂涌入公考大军,以期获得权力成为被固化的另一阶层。

  当然,年轻人本身的思想意识中的惰性也是造成“啃老”的重要因素。然而,很明显,年轻人思想意识中的惰性也与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关联性。当一个社会到处在“拼爹”,年轻人不能获得均等的机会,奋斗获得收益就显得愚不可及。经济学家张卓元称,现在,“拼爹”已不再是个案,但一个“拼爹的社会”是没有希望的。而年轻人作为社会的希望,却让他们在“啃老”,这不是社会发展的应有之义。对此,该反思的绝不仅仅是年轻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