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在线
位置:教育在线 >> 新闻 >> 综合新闻 >> 浏览信息

留学低龄化 理财无节制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07日

  一些小留学生每月花数千美元毫不手软 建议父母采用附属卡监控孩子理性消费

  反方案例:挥霍无度

  刷爆信用卡账户被封

  洛杉矶华裔居民张小姐的外甥半年前赴美留学 ,住在她的家里。一个学期下来,学习成绩没见什么长进,可花钱如流水,每个月4000美元的生活费全部花光不说,连信用卡都被刷爆,让远在中国拼命挣钱的父母十分寒心。“因为外甥的银行账户是以我的名字开的户,所以直到上个月银行寄来通知,警告说账面上的钱已经花光,要关闭账户。”张小姐到银行查账后了解到,外甥不仅把父母每月从中国汇入的4000美元全部花光,而且连信用卡上的1500美元信用额度也刷爆,他的账面上已经处于负债状况。

  张小姐指责外甥说:“你知道父母为供你在美国上学赚钱有多不容易吗?他们拼命做生意,上个月还被人骗了1000多万元货款,这些你都知道吗?!”外甥不耐烦地回敬道:“你以为我愿意来美国?是他们硬逼着我来念书,花多少钱,受多少苦,都是他们自找的。要不是他们把我送来美国,还用得着每月寄4000美元吗?”

  正方案例:理性消费

  大宗购物都在父母监管下

  kay在英国伦敦某私立学院读高中,为了帮助孩子学会理财,母亲在女儿出国之前便与kay约法三章,其中一条是:“凡购买单价超过50英镑的物品都需要将实物拍照发给父母看。”女儿用的银行卡也是父母信用卡的附属卡,女儿每次刷卡的明细都能在账单中显示,母亲可以及时了解女儿在英国的消费情况。

  Kay的妈妈表示,有关理财这点,亲子间进行有效的沟通非常重要,“我跟女儿说话很少用长辈的态度,她买了贵的衣服,我就会像她的朋友那样说,‘给我看看好不好看?’然后让她把照片从网上发过来,我再给意见,委婉地表达买这些东西有没有必要。如果她有很好的理由,我也会支持她,例如衣服用于派对之类的正式交际场合。尽量用商量、提建议的语气去引导她。”

  中国的父母为赚钱几乎拼上性命,可在美国读高中的孩子却花钱大手大脚,以为每月花光的数千美元是风吹来的。一些孩子在国外买名牌、讲排场、显富比阔、花天酒地,让父母十分痛心。记者了解到,海外的中国留学生中不乏大笔消费、奢侈比阔的“钱多多”,其中以缺乏自制力和是非辨别能力的小留学生居多。他们的行为有可能引发一些恶性事件,例如被绑架敲诈、沦为“留学垃圾”等。

  不要忽略感恩教育

  业内资深专家表示,学生在海外留学出现挥霍无度、消费过度的问题,表面上是生活奢侈、理财意识缺乏而引起的,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家庭教育出现了问题而导致的。比如在平时的生活中,父母是否有树立理财、合理消费的好榜样;父母平时是否有意识监督和有效引导孩子合理消费;父母对孩子的感恩教育是否到位也是影响因素。所以,以上家庭教育问题无法解决,孩子无论在国内读书,还是在国外留学,都容易出现挥霍消费的现象。

  感恩教育最容易被忽视,如果孩子连父母辛苦攒钱送其出国望其成长的心意都无法体会,明显是感恩教育缺失的表现。比如本文开头故事一的孩子竟然说出“你以为我愿意来美国啊,是他们硬逼着我来念书的”之类的话,有可能是气话,但孩子不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也是明显的。彼此没有沟通好,没有在出国留学问题上达成一致的意见。留学是家庭的大事,不止是孩子一人去读书的问题,一定要事先做好亲子沟通工作。

  满足无度消费害了孩子

  有部分留学生家长片面地以为留学是洋文凭的代名词,花了钱给孩子读书,孩子就一定能拿到洋文凭,回国就能“胜人一筹”。所以一旦孩子开口要钱,就一定尽力满足。但实际上这样会宠坏孩子,无法培养理财意识,更重要的是间接剥夺了孩子在留学期间培养独立生活能力的机会。

  如何培养海外理财观?

  留学是一个磨炼过程,不是享乐的生活,留学生收获的不止是文凭,更重要的是在陌生环境下练就出来的坚强心智和灵活变通的独立处事能力。业内专家提出以下建议——

  1.养成量入为出的适度消费理财观,提醒孩子信用卡要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

  2.父母与子女要同甘共苦,更能增进彼此的了解,让孩子体会父母的不易和挣钱艰辛。

  3.与孩子约定每月花费额度或要求定期提供开支表,每月控量划给费用,控制开支状况。

  4.如果孩子理财能力不够,家长可以在自己的信用卡名下申请一张附属卡供子女在国外使用,并根据留学目的地的消费水平来设置适当消费额度。家长可以通过交易短信提示和银行月结单及时了解子女花费情况。 (记者: 李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