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防民办学校及招生代理这些招生手段
提防这些招生手段,混淆教育类型,夸大师资力量,虚假承诺就业,谎称内部指标。面对铺天盖地的招生广告,考生一定要冷静挑选,千万不要相信违背国家招生政策的承诺。当前一些民办学校招生“乱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借鸡生蛋”。在开学前,一些民办大学借用其他好学校的校园,组织学生去参观,令学生对他们“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等宣传信以为真,等开学后,学校又编造种种理由,如学校要进行扩建或装修等,说服学生暂时搬离,实际是让学生回到自己的校园。
高中班主任成公关重点。“招生代理”个人的前期宣传必须要做,将公关重点放在班主任身上,“不会让班主任直接向学生宣传,只是在高考前将宣传资料放在老师那里,高考放榜后,会有落榜学生打进招生热线来咨询,那时候,就会告诉他们,班主任那里有详细的招生资料。”让学生去班主任那里拿资料,这样,班主任在学生心中固有的影响力,顺其自然就过渡到所代理的民办大学。
异地招生成骗术。一些民办高校跨省招生,靠信息不对称行骗。
虚假宣传花样翻新
混淆学历与非学历教育”诈骗、“伪造虚假招生信息”诈骗、“鼓吹有内部关系”诈骗、“走特殊类型招生捷径”诈骗、“军校降分招收地方生”诈骗。对此,考生和家长一定要睁大眼睛。
“招生代理公司和合作高校往往在宣传上大做文章。 ”代理公司深谙学生和家长关心的问题主要是国家是否承认学历,师资力量如何,是否分配工作,利用这种心理,有些招生代理公司与其“合作者”一起,精心设计了不少宣传手段。
有的不惜重金宣传。在招生代理公司的网站上,往往可以看到许多民办高校声称有一流的教学设备,校园环境优美等,这样容易误导考生和家长。
另外,虚假承诺就业。有的民办高校招生简章上写着“保证100%高薪就业,保证在大城市安排工作”等字眼,而事实上,这些学校对学生的就业并没有给予太多的指导和帮助。还有一些学校,并不具备发放国家承认学历的资格,但在招生简章上却声称自己有研究院;还有的学校将自考助学、证书培训和学历教育混为一谈;有些学校甚至声称,某些专业颁发清华、北大等名校的毕业证书,实际上所发的只是这些学校单科的结业考试证书。
还有夸大师资力量。说150名正副级教授师资力量,而实际上数人头才30个。说有外国教授任教,这个可能有,但是这些外国人是“兼职”的,学生到毕业,有的也无法跟他们见上几面。
省有关部门负责人说,近年来,民办高校招生代理之所以盛行,说到底是因为现在的招生制度、监管手段存在漏洞。
加强监管迫在眉睫
今年3月,省委、省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民办高校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全省各地进一步依法规范民办高校的办学行为,严格准入制度,审批机关应当认真审核申办者资格、资金来源,考察办学条件是否符合设备标准和要求。
有关专家提醒考生和家长不要相信“天上会掉馅饼”,一旦被骗,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或招生机构举报。
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自学考试也是高等教育的形式,但跟普通高等教育有区别,入学门槛较低,网络教育、自学考试不需要高考分数即可就读,混淆教育形式蒙骗考生和家长,是目前较常见的欺诈手段。
专家建议,首先要认真核对录取信息。考生收到高校录取通知书和省级招生机构签章的“录取信息确认表”(民办高校必须有此表)后,可到县市区招办核查自己的录取信息。如查询的信息与录取通知书一致(包括学校名称、专业、层次),就是正规录取,否则就有问题。
其次,看是否存在高额收费现象。国家规定,严禁收取与录取挂钩的任何费用。凡是存在违反国家规定的收费行为,或者另行收取中介费、活动费,考生要认真考虑,谨防上当受骗。
认真区分普通高等教育和其他高等教育形式。不要轻信亲戚朋友的承诺。任何违背国家招生政策的承诺,都是不可能兑现的。不少招生骗子正是利用亲戚朋友关系进行诈骗。
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有关负责人说,千万不要相信“分数不够钱来凑”的谎言。省教育招生考试院严格执行批次线,不会录取任何一名不符合政策规定的线下考生,也不要相信有“内部计划”“内部指标”,任何人说自己手中有招生计划或名额都是不可能的。
下一篇:民办学校惯用的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