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在线
位置:教育在线 >> 新闻 >> 时事关注 >> 浏览信息

大学生的好高骛远源自大学的好高骛远

发布时间:2010年05月26日

富士康员工的“十连跳”,具体诱因肯定很多,但有一点可能是共同的,那就是员工们的“愿望与现实的距离感”。他们成大事的美梦不愿让自己成为流水线上的一个螺丝钉,他们对未来浪漫悠闲生活的憧憬与眼前整齐划一的工厂管理风格格格不入。是什么原因导致年轻人的好高骛远?是什么原因导致年轻人对现实的不适应?这与父母的期待、学校的教育都有直接的关系。父母望子成龙,学校也往往自我加压以培养“英才”为己任。就以大学为例,普遍在做着不切合实际的梦。痛定思痛,该到深刻反思的时候了。

中国的大学早已进入大众化阶段,有的省市的高等教育要普及了,大学生再也不是什么天之骄子,而是社会最普通的一员,不久的将来社会上的各个工作岗位的员工都将是大学生。绝大多数大学的使命和天职就是“职业培训”,尽管这样的表述会遭到一些自命不凡的校长的不满和导致一些自认为是社会精英的大学教师的失落。但愿望不能取代现实,意志不能违背规律。有学者做过研究,当今世界有2万所大学(根据大学网站统计),有“知识贡献”的研究型大学约200所左右。研究型大学与非研究型大学的比例是199。知识创新、知识贡献是占大学总数1%的研究型大学的使命和天职,那么为了学生的职业、就业、创意、创业则是占大学总数99%的非研究型大学的使命和天职。据此,中国有20所研究型大学就可以了,也只能有20所研究型大学。目前中国绝大多数大学还在做着欲跻身“研究型”大学之列的美梦。他们不要说没有“知识贡献”的能力,就是让学生静下心来“学习知识”的本事都没有,却又挖空心思、不择手段地为自己加冕“综合研究型”、“研究综合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综合研究教学型”等等桂冠,拼命想挤进那个1%。哈佛大学是公认的研究型大学,但曾担任哈佛大学校长的D·博克先生却把学生的就业看成是首要任务。他在几年前出版的《回归大学之道》一书中写道:“事实上,越来越多的高年级学生和非全日制的学生(甚至是越来越多的大一新生),将职业追求放在首要位置。”“如何正确对待学生的职业需求是高等教育所遇到的一个难题,至少在可预见的未来,这个问题将一直困扰着大学。”

我们的大学该做的不做,却整天做着不切合实际的白日梦,除了让学生变得想入非非、好高骛远外,还能得到什么呢?不改变教育“左”的一套东西,类似富士康“十连跳”的悲剧将会不断在各地重演。